鉛礦選礦的核心在于分離有用礦物與雜質。常見方法包括重選、浮選和磁選,具體工藝需根據礦石成分調整。浮選法應用最廣,通過藥劑使鉛礦物附著氣泡上浮,效率高達90%以上。礦石需先破碎至0.1-0.3毫米細度,配合調整礦漿濃度與PH值才能獲得理想回收率。
破碎環節直接影響后續選別效果。顎式破碎機與圓錐破組合能將原礦處理到合理粒度,過粗顆粒會導致有用礦物無法解離,過細則增加能耗。磨礦階段要控制鋼球配比,保持適當轉速,您知道磨礦濃度為何要維持在60-75%嗎?這既能保證研磨效率,又可避免礦漿過稠影響分級效果。
浮選流程中捕收劑選擇尤為關鍵。黃藥類藥劑對硫化鉛礦捕獲性強,需配合起泡劑形成穩定泡沫層。現場操作要觀察泡沫顏色變化,鉛精礦泡沫通常呈深灰色且帶有金屬光澤。精選作業常采用三次掃選設計,尾礦鉛含量可降至0.3%以下。
脫水干燥是最后保障環節。濃縮機與過濾機聯用能將精礦水分控制在12%以內,回轉烘干設備可將含水率進一步降至8%以下。現代化選廠普遍配備在線監測系統,實時調整藥劑用量和設備參數,確保鉛回收率穩定在88-92%區間。
環保要求推動技術創新發展。新型無氰浮選工藝已逐步替代傳統方法,生物浸出技術在低品位鉛礦處理中展現潛力。選礦廢水需經三級沉淀處理,回收金屬離子同時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這項技術使噸礦用水量降低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