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型螢石主要由螢石和石英構成,螢石含量在85%左右,還含有少量的方解石、重晶石和硫化物,屬于難選螢石礦,這種礦石的形成原因是:含礦熱液沿地層充填到硅質巖石裂縫中冷凝而后形成的。那么這種難選螢石礦該如何處理呢?具體的工藝流程有什么呢?
難選石英型螢石礦處理方法
這種礦石的處理方法多采用階段磨礦階段浮選的方法,常用的工藝流程為一段粗磨粗選→粗精礦再磨→多次精選的工藝流程。
這類礦石選別的重點是降低精礦中的硅。根據使用需求的不同,對于硅含量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在選礦加工過程中,磨礦是對石英型螢石礦浮選影響較大的因素,需要通過磨礦將石英與螢石單體解離。
由于石英型螢石礦中大多存在石英和螢石的連生體,磨礦粒度過細,會導致螢石過粉碎,影響回收率,因此一般采用階段磨礦流程,既降低螢石浮選后精礦產品的硅含量,又可增加螢石精礦回收率,使用階段磨礦階段浮選的工藝流程,多次精選后即可獲得高品位的螢石精礦。
具體工藝流程
難選石英型螢石礦通常包含大量的石英和少量的螢石,這使得礦石的選礦過程變得相對復雜。以下是處理難選石英型螢石礦的一般步驟:
1. 礦石破碎
首先,將原始礦石通過破碎設備進行初步破碎,以減小礦石的粒度。通常粗碎使用顎式破碎機,中碎和細碎一般采用圓錐破碎機進行破碎。
2. 礦石磨礦
將初步破碎后的礦石送入磨礦機,以進一步減小顆粒大小。這有助于釋放礦石中的有用礦物。注意要根據礦物性質確定磨礦及浮選段數,利用階段磨礦階段浮選的方法,保證螢石精礦不流失的前提下,與石英進行逐步分離。
3. 螢石浮選
采用浮選法從礦石中分離出螢石。在浮選過程中,礦石被混合在水中,并加入一種或多種螢石吸附劑,例如草酸或硝酸。隨后,通過氣泡將螢石顆粒浮到液面上,然后可以被收集。
4. 浸出石英
由于石英常常是難選礦石的主要成分之一,因此需要進一步處理以去除其中的石英。這通常需要用化學浸出法,例如氫氟酸浸出或氫氧化鈉浸出,來去除石英。
5. 脫泥
礦石中可能還含有泥土和其他雜質,這些也需要被去除??梢允褂贸两党?、旋風分離器或其他機械和物理方法來去除這些雜質。
6. 螢石精礦處理
通過進一步的浮選和加工,可以生產高純度的螢石精礦,以滿足特定應用的要求。
這些步驟可以根據具體的礦石成分和處理要求進行調整。處理難選石英型螢石礦通常需要耗費時間和資源,因此需要仔細的工藝規劃和優化,以提高提取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
石英型螢石礦項目案例
1.江西某石英型螢石礦提純思路
位于江西省的某石英型螢石礦選礦廠,使用石油磺酸鈉為捕收劑、水玻璃為抑制劑,通過“1次磨礦,1粗4精”的流程浮選提純,獲得了螢石精礦caf2品位為97.45%、回收率為89.54%的良好指標。
針對低品位石英型螢石礦,對含caf2 21.55%的原礦,使用碳酸鈉為調整劑、水玻璃為抑制劑,用脂肪酸類陰離子捕收劑k-410浮選提純螢石,經過“1粗6精2掃”的閉路浮選流程,獲得caf2品位95.37%、回收率85.82%的螢石精礦。
2.山東某石英型螢石礦提純思路
位于山東省的某原礦caf2品位為17.32%的石英型螢石礦,使用自制新型耐低溫捕收劑dw-1,在6 ℃低溫環境下,采用“1粗1掃6精、中礦順序返回”的浮選工藝流程。
獲得了螢石精礦caf2品位為98.37%、回收率為80.12%的良好指標,其浮選效果優于油酸鈉,且藥劑用量較低。該項目使用的自主研發的zym作為螢石低溫浮選捕收劑,在礦漿溫度為5~10 ℃的條件下,獲得的精礦中caf2品位為97.55%、sio2品位為1.36%,螢石回收率76.67%。總體而言,石英型螢石礦的浮選工藝發展成熟,浮選分離流程簡單,浮選指標較好,研制耐低溫高效捕收劑是目前石英型螢石礦浮選研究的重點。
對于難選石英型螢石礦,我們應重點解決降硅的問題,采取階段磨礦階段浮選的處理方法,結合新型耐低溫高效捕收劑,相信能夠突破現在的技術瓶頸,未來能夠達到更高的回收率和精礦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