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礦開采中,高砷高碳金礦石因其復雜的礦物組成和金的微細嵌布,給提金工藝帶來了巨大挑戰,傳統的提金方法,如單一浮選和氰化浸出,往往難以達到理想的回收效果。
本文針對甘肅某金礦的礦石特性,探索了一種新的提金工藝——浮選-堿浸-氰化炭浸工藝,有效提高了金的回收率和經濟效益,為西部類似金礦的工業應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高砷高碳金礦石性質分析
甘肅金礦礦石中金的嵌布粒度微細,主要金屬礦物為褐鐵礦、毒砂等,非金屬礦物包括石英、白砷礦等。金主要以次顯微金形式賦存,與有機碳、毒砂和褐鐵礦等載金礦物緊密相關。
原礦的化學成分分析顯示,礦石中含有較高含量的砷(as)、碳(c)、硫(sb)、鐵(tfe)、硫(s)、鉛(pb)、鈣(cao)、鎂(mgo)、鋁(al2o3)和硅(sio2)等元素。這些元素的存在對金的提取工藝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浮選-堿浸-氰化炭浸工藝流程探索
在探索適用于高砷高碳金礦石的提金工藝過程中,我們首先對原礦進行了詳細的性質分析,包括金的嵌布粒度、主要礦物組成以及金與載金礦物的關系?;谶@些分析結果,我們設計了一套綜合工藝流程,即浮選-堿浸-氰化炭浸工藝,具體步驟如下:
(1)浮選階段
在浮選階段,我們首先對礦石進行磨礦處理,以達到適宜的粒度,以便于后續的浮選操作。磨礦后,通過添加適量的浮選藥劑,如煤油和2號油,進行優先浮選。這一步驟的目的是通過浮選出易浮性的碳礦物,從而減少其在后續氰化過程中對金的吸附作用,即所謂的“劫金”現象。
(2)堿浸預處理階段
浮選后的尾礦進入堿浸預處理階段。在此階段,我們使用高濃度的氫氧化鈉作為堿浸劑,通過化學分解作用打開包裹金的砷黃鐵礦及硫化礦物,使金顆粒暴露出來,為氰化浸出創造條件。堿浸過程中,砷礦物和硫化礦物與氫氧化鈉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可溶性或易于后續處理的產物。
(3)氰化炭浸工藝
經過堿浸預處理后,礦漿進入氰化炭浸工藝階段。在這一階段,我們利用氰化鈉作為浸出劑,通過氰化作用將金從礦漿中溶解出來。同時,采用活性炭作為吸附劑,將溶解的金吸附到活性炭上,實現金的富集。這一工藝不僅提高了金的浸出率,而且通過活性炭的吸附作用,進一步提高了金的回收率。
(4)工藝參數優化
在工藝流程的探索過程中,我們對各個階段的關鍵參數進行了優化。包括磨礦細度、浮選藥劑用量、氫氧化鈉用量、堿浸時間和氰化鈉用量等。通過系統的試驗研究,確定了工藝參數組合,以實現金的高效回收。
浮選-堿浸-氰化炭浸工藝實施效果
通過上述工藝流程的探索和參數優化,我們獲得了顯著的提金效果。在1000噸/日的炭浸廠應用時,金的品位和回收率均達到了較高水平,尾礦氰化炭浸金作業的浸出率也達到了72.16%,原礦金的綜合回收率達到了74.34%,顯示出該工藝流程的高效性和適用性。
浮選-堿浸-氰化炭浸工藝對于高砷高碳金礦石的處理具有顯著的效果,不僅提高了金的回收率,而且對設備要求較低,操作簡單,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工業應用潛力。該工藝的成功應用,為西部類似金礦的生產提供了重要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