鉻酸鈉是一種重要的無機化合物,化學式為Na?CrO?,常溫下呈現為亮黃色結晶粉末。作為六價鉻的典型代表物,其水溶液呈堿性(pH值約9-11),在工業領域主要用作氧化劑、緩蝕劑和染料中間體。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該物質具有強氧化性,與還原性物質接觸可能引發劇烈反應,存儲時應避免與有機物混合存放。
在物理特性方面,鉻酸鈉的密度為2.7g/cm3,熔點為792℃,易溶于水(溶解度30g/100ml/20℃)但幾乎不溶于乙醇。其晶體結構屬于正交晶系,在潮濕空氣中易吸潮結塊。工業生產通常采用鉻鐵礦(FeCr?O?)與純堿在高溫下(1100-1200℃)焙燒氧化,再經浸取、濃縮、結晶等工序制得。
該化合物在電鍍行業作為鍍鉻槽液組分(濃度50-150g/L),在皮革工業用于鞣制劑制備,同時也是制造鉻酸酐、重鉻酸鈉等鉻鹽的重要前驅體。操作時必須佩戴防護裝備,因其粉塵和溶液可能造成皮膚潰瘍,長期接觸更會增加致癌風險(IARC 1類致癌物)。
環境處理方面,含鉻酸鈉廢水需先用硫酸亞鐵等還原劑將六價鉻轉化為三價鉻(Cr3?),再調節pH至8-9形成氫氧化鉻沉淀。最新研究發現,某些微生物如硫酸鹽還原菌(SRB)能在厭氧條件下有效降解鉻酸鹽,這項生物修復技術正在中試階段驗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