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1#鎂錠生產呈現明顯的地域集中特征,主要集中在擁有豐富白云石資源和能源優勢的西北地區。其中寧夏回族自治區作為傳統主產區,憑借石嘴山市的產業集群(年產能約20萬噸)占據重要地位,其產品因采用皮江法冶煉(硅熱還原工藝)具有較高純度(Mg≥99.95%)。
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形成的"鎂三角"區域同樣不可忽視,當地企業多采用改良豎罐工藝,在能耗控制(噸鎂綜合能耗低于5噸標煤)方面表現突出。陜西府谷地區近年來發展迅猛,依托煤電聯動優勢建立了從原鎂到深加工的完整產業鏈,其產能已占全國總產量的35%左右。
值得關注的是新疆哈密地區正在成為新興生產基地,這里不僅白云石品位高達21.5%(MgO含量),還具備低廉的電力成本(0.3元/千瓦時)。內蒙古鄂爾多斯則憑借蘭炭副產品綜合利用優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循環經濟生產模式。這些產區通過鐵路專線(如包西鐵路)構建的物流網絡,能夠高效覆蓋長三角和珠三角等主要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