鎳加工工藝的核心在于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將鎳礦石轉化為高純度金屬鎳及其合金?;鸱ㄒ苯鹱鳛閭鹘y工藝主要采用電爐熔煉(溫度1500-1600℃)處理硫化鎳礦,經過焙燒、熔煉和吹煉得到鎳锍,再通過電解精煉獲得99.9%純鎳。濕法冶金則更適用于紅土鎳礦,通過高壓酸浸(壓力4-5MPa)或氨浸工藝溶解鎳鈷,采用溶劑萃取技術實現金屬分離,最后電積得到電解鎳板。
在深加工環節需要重點關注溫度控制,特別是熱軋開坯階段需保持1100-1150℃的適宜加工窗口。冷軋工序通常采用多道次軋制(壓下率60-80%)配合中間退火(退火溫度700-800℃)來獲得所需厚度的鎳帶材。對于精密鎳合金制品,真空熔煉(真空度10^-3Pa)和惰性氣體保護鍛造能有效避免氧化夾雜,這種工藝生產的鎳基高溫合金晶粒度可控制在ASTM 6-8級。
表面處理是提升鎳制品性能的關鍵環節,電化學拋光可使其表面粗糙度降至Ra0.1μm以下,而PVD鍍膜(膜厚2-5μm)則能顯著提高耐磨性。現代加工技術還引入了粉末冶金工藝,通過等靜壓成型(壓力200-300MPa)和燒結制備復雜形狀零件,這種方法的材料利用率可達95%以上。整個加工流程需要進行嚴格的X射線探傷和渦流檢測以確保內在質量,特別是航空級鎳合金要求缺陷尺寸不超過0.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