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型鋼作為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結構鋼材,其原料鐵礦的開采主要集中在全球幾大核心礦區。巴西的卡拉加斯礦區(Carajás)以高品位赤鐵礦聞名,年產量超過3億噸,淡水河谷公司在此運營著世界級露天礦場。澳大利亞皮爾巴拉地區的哈默斯利盆地同樣是重要來源,必和必拓與力拓集團在此開采的鐵礦品位普遍維持在62%以上。
中國本土的H型鋼原料供應主要依賴鞍本礦區和攀西礦區,特別是鞍山地區的貧磁鐵礦經過選礦后廣泛用于國內鋼材生產。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奧里薩邦的鐵礦雖然儲量豐富,但受出口政策限制,實際供給H型鋼生產的比例相對有限。近年來幾內亞的西芒杜項目(Simandou)逐漸嶄露頭角,其未開發的高品質資源可能改變未來全球供應格局。
俄羅斯的庫爾斯克磁異常區(KMA)作為歐洲最大鐵礦基地,其精粉產品經鐵路大量輸送至俄馬鋼等H型鋼生產企業。北美地區則主要依賴密歇根州的馬凱特礦區,雖然產量不及前幾大產區,但滿足區域內H型鋼生產需求綽綽有余。綜合來看,H型鋼原料供應呈現明顯的地域集中特征,南半球高品位礦區與北半球工業基地形成互補的供應鏈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