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銹鋼無縫管市場價格呈現持續下行態勢,這種現象主要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導致。原材料成本波動是最直接的誘因,隨著鎳(Ni≥8%)和鉻(Cr≥18%)等合金元素國際期貨價格回調,304不銹鋼坯料出廠價已回落至14000-14500元/噸區間,較年初下降約15%。需要重點關注的是,新能源行業對鎳資源的分流效應減弱,特別是印尼鎳鐵產能釋放后形成的供應壓力,使得不銹鋼生產成本支撐明顯弱化。
下游需求端同步走弱進一步加劇了價格下跌。建筑裝飾、化工設備等傳統應用領域受經濟周期影響出現訂單縮減,而新興的氫能儲運、半導體設備等高端需求尚未形成規模替代。值得注意的是,流通環節庫存高企現象突出,部分經銷商庫存在途量達到正常水平的1.8-2倍,迫于資金周轉壓力不得不降價促銷。特別是華北地區部分貿易商為回籠資金,甚至出現低于成本價500-800元/噸的拋售行為。
產能結構性過剩同樣是不可忽視的因素。隨著大型鋼廠新建的Φ50-200mm連軋生產線陸續投產,行業總產能已突破450萬噸/年,而實際年需求量僅維持在380萬噸左右。這種供需失衡在常規規格(如Φ89×4mm)產品上表現尤為明顯,部分廠家報價已跌破17000元/噸的盈虧平衡點。值得關注的是,部分中小企業為維持現金流,采取"以價換量"策略進一步擾亂市場秩序。
國際市場的變化也影響著國內價格走勢。歐盟對中國不銹鋼管的反傾銷稅(稅率14.5-24.2%)導致出口訂單銳減,1-5月出口總量同比下滑23%。與此同時,印度Jindal等廠商的廉價產品(報價較國內低8-12%)通過跨境電商渠道流入,對華東、華南市場形成直接沖擊。特別在高端產品領域,如ASTM A312 TP316L材質管材,國內外價差已擴大至3000元/噸以上。
綜合來看,當前不銹鋼無縫管價格處于下行通道是市場自我調節的必然結果。隨著三季度傳統旺季來臨及原料價格逐步企穩,預計跌幅將有所收窄。但對于供應商而言,提升高附加值產品(如超薄壁厚0.5mm以下)比重,或轉向特種合金鋼領域,可能比單純的價格競爭更具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