鈷礦石選礦的核心在于分離有用礦物與雜質。不同礦石類型需采用差異化的工藝流程,常見方法包括浮選、重選和濕法冶金。鈷常與銅、鎳共生,選礦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伴生元素的回收率,特別是針對硫化礦或氧化礦的不同特性調整藥劑配比。破碎磨礦階段直接影響后續分選效果,通常采用兩段一閉路流程控制粒度分布。
浮選法是處理硫化鈷礦的主流技術。通過調整捕收劑種類和用量,能夠有效提升鈷精礦品位。氧化鈷礦常采用酸浸或堿浸工藝,浸出液經過凈化處理后得到鈷產品。如何判斷鈷礦石是否適合浮選?關鍵看礦物表面潤濕性和可浮性差異,通常需進行實驗室可選性試驗確定最佳方案。
重選設備在粗粒嵌布鈷礦中發揮重要作用。螺旋溜槽和搖床能有效分離比重差異明顯的礦物,這種方法投資成本低且環保優勢突出。隨著礦石品位下降,聯合工藝應用越來越廣泛,比如浮選-磁選聯合流程可處理復雜多金屬鈷礦。
現代選廠普遍采用自動化控制系統。在線X熒光分析儀實時監測元素含量,配合專家系統動態調整工藝參數。這種智能控制模式使鈷回收率提升3-5個百分點,同時降低藥劑消耗量。環保要求推動生物浸出技術發展,特定菌種能在常溫常壓下高效浸出鈷金屬。
鈷礦石選礦既要考慮技術可行性,也要評估經濟效益。礦石特性、設備選型和能源消耗構成成本控制的三大要素。隨著新能源產業爆發式增長,開發高效環保的鈷提取技術已成為全球礦產資源領域的重要攻關方向。